(淘)優品
返回首頁 站內 Google 百度

showsee.cn 首頁毓民【妙語】輯錄

毓民「說文解字」G

「大學祭酒」

「大學祭酒」即是中國專制帝王時代的「國子監祭酒」。

「祭酒」原意是指古代饗宴時負責酹(音賴)酒祭神的長者,後亦以此泛稱年長或地位尊貴的人或各界的領導人物,例如「文壇祭酒」??。據《史記》記載,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荀子曾經在齊國的「稷下學宮」「三為祭酒」。「稷下學宮」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國立高等學府,始建於公元前四世紀戰國時期的齊桓公時代。及後齊宣王更在稷下擴置學宮,招攬天下名士。在那個百家爭鳴的時代,百家之學,會集於此,自由講學、著書論辯。「稷下學宮」更吸引不少當時的著名學者前往遊學,據史書記載,孟子就曾帶領他的弟子前往「稷下學宮」參與論政活動。「稷下學宮」的負責人被稱為「祭酒」,荀子「三為祭酒」,當然是地位崇隆。

「國子監祭酒」,始於西晉武帝的「國子祭酒」,該官職主要任務為掌大學之法與教學考試。隋唐以後改稱「國子監祭酒」。唐古文大家韓愈任「國子博士」期間曾作《進學解》,其中名句是「業精於勤荒於嬉,行成於思毀於隨。」意思是說,學業由於勤奮而精通,但它卻荒廢在嬉笑玩耍中,事情由於反覆思考而成功,但它卻能毀滅於隨波逐流。

「國子監」是元、明、清三代,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機構,既是國家管理教育的機關,亦是國家的最高學府。又稱「太學」「國學」,即是今時今日的公立大學。

北宋理學家張載(橫渠):「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為往聖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。」「橫渠四句」震爍古今。這四句話最能表達知識分子的襟懷,也最能彰顯知識分子的器識與宏願,涉及精神價值、生命意義、學統傳承、社會理想,體現了知識分子自我意識的覺醒及其精神追求和社會擔當。

「及身而報」

「及身」二字的意思是「親身受到」或「在世的時候」。這兩個字是有典故的。《戰國策·趙策四》:「此其近者禍及身,遠者及其子孫。」(近的災禍及於自身,遠的災禍及其子孫。)《孟子·盡心下》:「 孟子曰:『諸侯之寶三:土地、人民、政事。寶珠玉者,殃必及身。』」譯成白話就是孟子說:「諸侯所珍惜、寶貴的有三項:土地、百姓、政事。若以珠玉為寶貴,災殃必定會降到他身上。」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國家構成的要素有三:土地、人民、主權,統治者視之為珍寶,則永無危亡之禍。至於財貨應有民富即國富的正確觀念,國家才會富強,人民生活安和樂利。

漢韓嬰《韓詩外傳》卷六:「子曰:不學而好思,雖知不廣矣。學而慢起身,雖學不尊矣。不以誠立,雖立不久矣。誠未著而好言,雖言不信矣。美材也,而不聞君子之道,隱小物以害大物者,滅必及身矣。」這句話說的是:「不去學習、實踐而只靠空想,不能懂得更多也不能懂得更透徹;只知道學習不注重自身修養,就無法有高尚的品德;不以真誠待人處事,即使別人一時相信你,也無法長久;沒有誠信即使說到天花亂墜,別人也無法信任你;一個人即使天生聰明但是不懂得做人的道理,貪圖小利不顧大義,災難必定會降臨在他身上的。」

記得少年時候看過一副春聯:「為善則昌,不昌,祖有餘殃,殃盡則昌;為惡必滅,不滅,祖有餘德,德盡則滅。」這副春聯充分反映人們對「善有惡報」甚至「惡有善報」,而惡人亦沒有「及身而報」的殘酷現實感到無奈,於是便有這種「時辰未到」,頗為「鄕愿」的解讀。

「天道好還」語本《老子.第三十章》:「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強天下,其事好還,師之所處,荊棘生焉。」即是說「以道德來輔佐君王的人,不以窮兵黷武為能事,因為軍隊經過的土地就會無法種植五穀,只有荊棘能存活。所以,大軍經過的地方必定會鬧饑荒好幾年。」後來多指惡有惡報。

俗語有「等天收」之說,這與相信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」一樣,是十分被動和消極的。

「寵之以位,位極則賤」

「寵之以位,位極則賤」這句話出自諸葛亮《答法正書》。(寫於章武元年即公元二二一年)。蜀漢之世,諸葛亮、法正二人都是劉備倚畀的謀士、能臣,然而二人對「法治」的觀念和主張卻是南轅北轍。

劉備進佔益州之後,諸葛亮治蜀厲行法治,採取以嚴濟寬的強硬手段,引起了一些既得利益者的不滿,於是法正就寫了一封信給諸葛亮,表示不同意見:「昔高祖入關,約法三章,秦民知德。今君假借威力,跨據一州,初有其國,未垂惠撫;且客主之義,宜相降下,願緩刑馳禁以慰其望」(《三國志·蜀書·法正傳》)之後諸葛亮回了一封信,也就是《答法正書》:「君知其一,未知其二。秦以無道,政苛民怨,匹夫大呼,天下土崩;高祖因之,可以弘濟。劉璋暗弱,自焉(劉焉)已來,有累世之恩,文法羈縻,互相承奉,德政不舉,威刑不肅。蜀土人士,專權自恣(為所欲為),君臣之道,漸以陵替。寵之以位,位極則賤(賤者輕視也);順之以恩,恩竭則慢(慢者輕忽也)。所以致弊,實由於此。吾今威之以法,法行則知恩;限之以爵(在封賞爵位時要有一定的限制),爵加則知榮。榮恩並濟,上下有節,為治之要,於斯而著。」諸葛亮的意思是說:理政治國不可濫施小恩小惠,用職位去恩寵下級,等到無高位可給時他們就會漸生輕視;用恩惠去籠絡下級,等到無恩可施時他們就會滋生慢怠,此乃為弊政癥結之所在。如果用嚴峻的刑法去震懾下級,待法令貫徹之後,他們就會知道什麼是恩德;嚴格限制封賞官爵,一旦加官晉爵,他們就會懂得什麼是榮耀。恩榮並用,互為補充,上級與下級之間就有了秩序,治理國家的要領就在這裏得到實現。

諸葛亮以嚴刑峻法、恩威並濟的措施從事政治改革,短短數年,令到蜀漢成為了一個陳壽在《諸葛亮傳》所說的:「吏不容奸,人懷自厲,道不拾遺,強不侵弱,風化肅然」的國家。

諸葛亮曾和法正、劉巴、伊籍等人共同制定《蜀科》,作為一國的法度,堅決實行由「人治」過渡到「法治」的方略,所以希望先要做到「有法可依」。不過,「有法必依」就比較難了,所以,諸葛亮嚴於律己,先從自身做起,為官清廉,不貪不奢。生前「資仰於官,不自冶生」,「蓄財無餘,妾無副服」;及卒,遺命葬定軍山,喪事從儉。諸葛亮絕不包庇親屬及親信,侄兒諸葛企稟性疏陋難擔大任,他主動要求將其調離,而在「揮涙斬馬謖」之後,更殺李盛、廢黃襲,這些都是諸葛亮親近之人。

差不多二千年前的蜀漢時代,諸葛亮就已經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摒棄「刑不上大夫」的「傳統」。與諸葛亮同朝為蜀臣的張裔贊曰:「賞不遺遠,罰不阿近,爵不可以無功取,刑不可以貴勢免,此賢愚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。」(《三國志·蜀書·張裔傳》)但是,對於一般民眾,諸葛亮強調「教令為先,誅罰為後」(《諸葛亮集·便宜十六策·教令第十三》),竭力反對不教而誅,聲明不是為法加於人而法,而是注重防患於未然。他「示儀軌,從權制」,積極對民眾進行法治宣傳教育,鼓勵並引導臣民學法、知法、懂法、用法,以避免犯罪。

史書對諸葛亮「依法治國」的評價極高,《三國志》作者陳壽評曰:「終於邦域之內,咸畏而愛之。刑政雖峻而無怨者,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」(《三國志·蜀書·諸葛亮傳》);西晉史家袁凖稱曰:「亮法令明,賞罰信,士卒用命,赴險而不顧,此所以能鬥也」(《諸葛亮集·附錄·諸葛公論》)

「約定俗成」

所謂「約定俗成」,是指事物的名稱,起初由人相約命定,沿用既久,便為社會所接受、公認而通用。「約定俗成」典出荀子《正名篇》:「命無固宜,約之以命。約定俗成謂之宜,異於約者謂之不宜。名無固實,約之以命(實),約定俗成謂之名實。」 這是荀子對名與實關係的論述。

語文的主要功能就是人際溝通,所以語文的任何成分──包括字形、字音、字義、語法、修辭等等──都必須經過「約定俗成」的過程,才能成為社會上一致接受的用法,發揮語文的溝通功能。

語言文字有「約定俗成」的特性,語言學家趙元任博士指出語言的第二特徵是:「語言跟語言所表達的事物的關係,完全是任意的,完全是約定俗成的關係;這是已然的事實,而沒有天然、必然的關係。」

此外,音韻學家董同龢談語言的性質時說:「語言可以說是一種偶然性的約定俗成的聲音符號。這句話的涵義有兩個方面。一方面是符號與實際事物之所以發生關係是完全由第三者,人,在那裏牽引的。另一方面是哪個符號做哪樁事物的代表,不是本來應該如此的。語言和所代表的事物中間的關係,可如十字路口的紅綠標識和行人車馬的進止。紅示止而綠示進,不過是人們如此規定而已。原先如果定成綠止而紅進,運用起來也可以是一樣的。」

古人荀子和今人趙元任、董同龢兩位先生的話,已把「約定俗成」的意義及其與語言的關係,說明得很清楚。那就是說,語言和事物之間的關係,雖然完全是任意的、人為的,但某一符號之所以代表某一事物,除了有人開始如此用了,還要其他的人了解他的意思,默認了語言和事物之間由此人所立的新關係,並且也跟他同樣的使用,到這地步,那一符號才成了公認的那個事物的名稱,其「約定俗成」的過程才算完成。否則就是「約不定,俗不成」了!

一種語言的產生,至少是由成千上萬人的共同生活演變而成的。在語言的「約定俗成」過程中,「俗成」是最重要的,即是要得到大多數人認可。



 
 

Copyright©光明頂 版權所有 備案號:粵ICP備19119464號